|
2013
[108]张雯, 王力, 郭朝霞, 于建. 掺混型 ABS 树脂特征及其对 PC/ABS 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[J]. 高分子学报, 2013 (10).
2012
[107]葛秋石, 郭朝霞, 于建. 黏土对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/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[J]. 中国塑料, 2013 (12).
[106]姚雪容, 郭朝霞, 于建. 颗粒内受限聚合法制备 PP/POE/PS 合金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 2012, 33(11).
[105]王力, 凌学良, 郭朝霞, 等. 高分子多相多组分体系相形态演变规律[J]. 塑料, 2012, 41(5).
[104]王力,彭攀,辛菲,高彦芳,于建,郭朝霞. 聚甲醛电纺纤维表面孔结构的控制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,33(3).
[103]王力, 凌学良, 郭朝霞, 于建. 滑石粉及混炼顺序对 PA6/PP/MAPP 合金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 2013, 33(12).
[102]张博媛,辛菲,郭朝霞,于建,玻璃纤维对聚甲醛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,高分子学报,2012,2
2011
[101]孙尧, 熊卓越, 郭朝霞, 于建. ABS 含胶量对 PC/ABS/MWCNT 导电性能的影响[J]. 2011 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, 2011.
[100]孙尧, 鲍哈达, 郭朝霞, 于建. 导电型高分子/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[J]. 高分子通报, 2011 (4).
[99]孙尧, 郭朝霞, 于建. 碳纳米管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导电性能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, 2011, 6(2).
[98]王力,严熠博,郭朝霞,于建. 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:867. (论文编号:P_H_10892)
[97]熊曦,李强,郭朝霞,于建,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改性聚氨酯表面研究,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
[96]熊曦,李强,弋峰,陆建巍,郭朝霞,于建,鸡蛋壳膜蛋白在生物相容性材料中的应用研究,高分子通报,2011,4,25.
2010
[95]姚雪容, 于建, 郭朝霞. 苯乙烯在等规聚丙烯颗粒中的扩散再聚合[J]. 2010 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(下册), 2010.
[94]李威, 陈艺章, 郭朝霞, 于建. PA66/PET 共混体系的相互成核及结晶行为[J]. 塑料, 2010, 39(5).
[93]陈艺章, 张锦琳, 贾明印, 于建, 郭朝霞.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纳米氧化铝表面的吸附和氢键作用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 2010 (10).
[92]尹贺滨,鲍哈达,李杰,郭朝霞,于建.碳纳米管/炭黑混杂填充聚甲醛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[J].高分子学报,2010,(9).
[91]孙尧,郭朝霞,于建.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聚碳酸酯/苯乙烯系聚合物共混体系导电性能的研究[J].中国塑料,2010,(8).
[90]陈艺章,贾明印,郭朝霞,于建,詹茂盛.聚酯胺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电纺纤维均匀性研究[J].高分子学报,2010,(4).
[89]刘念,郭朝霞,于建.苯乙烯/马来酸酐接枝对聚丙烯树脂的β成核作用[J].塑料,2010,(1).
[88]孙尧,郭朝霞,于建.碳纳米管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导电性能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科技论文在线,2010.
2009
[87]陆建巍,李强,熊曦,郭朝霞,于建,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的共混静电纺丝,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
[86]孙尧,鲍哈达,贾明印,郭朝霞,于建,.多壁碳纳米管对聚甲醛性能的影响[J].高分子学报,2009,(7).
[85]王毓江,唐黎明,于建,.基于低分子量凝胶因子的超分子水凝胶:从结构到功能[J].化学进展,2009,(6).
[84]李吉芳,杨睿,于建,汪昆华,刘颖,.红外光谱法研究成核剂对聚丙烯光氧化降解的影响[J].光谱学与光谱分析,2009,(4).
[83]凌学良,陈艺章,郭朝霞,于建,.碳酸钙对PA6 /PP合金体系材料性能及相形态结构的影响[J].塑料,2009,(3).
[82]刘文芳,郭朝霞,于建,. PS/CaCO3复合纳米粒子及PS纳米空心球的制备研究[J]. 高分子学报,2009,(2).
[81]刘文芳,郭朝霞,于建,. 羧基聚合物对纳米碳酸钙的包覆改性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9,(1).
2008
[80]孔庆山,吴兴隆,郭玉国,王乙潜,夏延致,于建,刘海华,段晓峰,. 海藻酸锌纤维热降解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[J]. 物理化学学报,2008,(12).
[79]孔庆山,姜丽萍,高继贤,纪全,夏延致,于建,. 海藻酸纤维对Zn(2+)的吸附性能研究[J]. 合成纤维,2008,(11).
[78]李吉芳,杨睿,于建,刘颖,. 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老化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8,(10).
[77]陆建巍,任祥忠,陈艺章,董穆,张展鹏,于建,郭朝霞,.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甲醛纳米纤维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2008,(9).
[76]李吉芳,杨睿,于建,.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光氧化降解[J].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,2008,(8).
[75]杨庆泉,王力,郭朝霞,于建,. 有机蒙脱土对PA66/PP合金的增容作用研究[J]. 塑料,2008,(6).
[74]盛冰冰,孔庆山,纪全,夏延致,于建,. 海藻酸钠纤维的电纺性研究[J]. 合成纤维,2008,(5).
[73]孔庆山,盛冰冰,纪全,夏延致,于建,. PVP/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的电纺性研究[J]. 合成纤维工业,2008,(1).
[72]赵菲,张萍,赵树高,Winfried Kuhn,于建,. 核磁共振法表征硫黄用量对天然橡胶交联密度及结构的影响[J]. 合成橡胶工业,2008,(2).
[71]赵菲,毕薇娜,张萍,于建,Winfried Kuhn,. 用核磁共振法研究促进剂对硫黄硫化天然橡胶结构的影响[J]. 合成橡胶工业,2008,(1).
[70]王毓江,唐黎明,于建,. 超分子均苯四甲酸/对羟基吡啶水凝胶中纤维状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[J]. 高分子学报,2008,(2).
2007
[69]于建,马泽仁,凌学良,郭朝霞,. 高流动性PC/ABS合金形成过程中的相形态演变与性能研究[J]. 塑料,2007,(6).
[68]于建,喻阳海,郭朝霞,. 有机蒙脱土对PA6/PP合金体系的作用机制和材料性能的影响[J]. 太原科技,2007,(9).
2006
[67]于建,刘慧璐,韩向民,胡平,郭朝霞,. 热经时处理对聚甲醛结晶行为的影响[J]. 塑胶工业,2006,(4).
[66]李莹,桂巍,郭朝霞,于建,. 直接熔融复合制备聚酰胺6/未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[J]. 中国塑料,2006,(8).
[65]于建,张良方,郭朝霞,. 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相包容粒子设计及其对POM树脂的增韧条件[J]. 太原科技,2006,(8).
[64]曾重,郭朝霞,于建,.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设计、制备与表面反应功能化[J]. 石油化工,2006,(2).
[63]杨睿,汪昆华,于建,宋苑苑,王宏凯,.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乙烯复合材料光氧化的深度分布[J].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,2006,(5).
[62]刘文芳,郭朝霞,于建,. St/交联剂乳液共聚包覆硬脂酸改性碳酸钙颗粒的研究[J]. 高分子学报,2006,(1).
2005
[61]于建,刘慧璐,韩向民,胡平,郭朝霞,. 热经时处理对聚甲醛结晶行为的影响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5,(11).
[60]朱永光,郭朝霞,于建,. 基于神经网络的PP/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预测[J]. 塑料,2005,(6).
[59]于建,张良方,郭朝霞,. 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相包容粒子设计及其对POM树脂的增韧条件[J]. 中国塑料,2005,(7).
[58]曾重,于建,郭朝霞,徐翰,李莹. 交联核壳结构PBA/PS和PBA/PMMA纳米微球的制备与应用[J]. 高分子学报,2005,(6).
[57]杨睿,于建,汪昆华,刘颖,宋苑苑,王宏凯. 聚乙烯-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光氧化降解及沿深度的分布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2005,(11).
[56]赵菲,史新妍,于建,赵树高. 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的增容方法[J]. 橡塑技术与装备,2005,(10).
[55]李莹,于建,郭朝霞. 尼龙6/纳米TiO2及尼龙6/纳米Al2O3原位复合材料的性能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5,(5).
[54]于建,喻阳海,郭朝霞. 有机蒙脱土对PA6/PP合金体系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[J]. 塑料,2005,(4).
[53]于建,贾俊,喻阳海,郭朝霞. 直接注射法制备增韧聚丙烯/有机蒙脱土材料的研究[J]. 中国塑料,2005,(5).
[52]温变英,马泽仁,于建. 低摩尔质量PC/PP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研究[J]. 塑料工业,2005,(7).
[51]于建,段英涛,贾俊,喻阳海,郭朝霞. PP树脂结晶成核中含芳环化合物的协同作用研究[J]. 塑料,2005,(3).
[50]温变英,吴刚,于建. 聚丙烯/滑石粉平板状梯度材料的研究——(Ⅱ)性能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5,(3).
[49]温变英,吴刚,于建. 聚丙烯/滑石粉平板状梯度材料的研究——(Ⅰ)制备及表征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5,(3).
[48]曾重,刘文芳,郭朝霞,于建. PS/SiO2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反应机理研究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2005,(4).
[47]于建,贾俊. 聚丙烯/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5,(1)
2004
[46]刘文芳,郭朝霞,于建. PS/SiO_2复合型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[J]. 化工进展,2004,(9).
[45]弋峰,郭朝霞,于建. 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在聚乙烯表面固定的研究[J]. 中国塑料,2004,(9).
[44]李莹,于建,郭朝霞. 树状分子PAMAM接枝改性纳米SiO_2与尼龙6的原位复合[J]. 塑料工业,2004,(8).
[43]于建,刘慧璐,韩向民,胡平,郭朝霞,王志春. POM共聚单元的序列结构及其对热稳定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4,(6).
2003
[42]于建,郭朝霞. 关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[J]. 塑料,2003,(2).
[41]李莹,于建,郭朝霞. 纳米SiO_2粒子表面官能团对尼龙6原位聚合的影响[J]. 高分子学报,2003,(2).
[40]郭朝霞,李莹,于建. 聚芳酯树枝状分子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[J]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2003,(6).
2002
[39]李莹,于建,郭朝霞. 原位聚合制备尼龙6/纳米SiO_2复合材料研究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2,(9).
[38]于建,张庆,张良方,郭朝霞,宋长滨. 水镁石对HDPE的复合改性研究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2002,(3).
[37]于建,张庆,郭朝霞,宋长滨. 无机粉体对HDPE树脂的共复合研究[J]. 塑料,2002,(2).
[36]于建,郭朝霞. 基于微观相界面设计与调控的高分子/无机粉体复合技术[J]. 中国塑料,2002,(12).
[35]于建,张良方,郭朝霞. 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相包容粒子设计及其对POM树脂的增韧研究[J]. 中国塑料,2002,(2).
[34]于建,陆明亚,孙喜梅. HDPE树脂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[J]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2,(5).
2001
[33]于建. 聚甲醛的成型加工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10).
[32]于建. POM的抗静电化及导电化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9).
[31]于建. POM的摩擦磨耗性能改进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8).
[30]于建. 聚甲醛的合金化及复合增强研究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7).
[29]于建. 聚甲醛的耐沸水稳定化研究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6).
[28]于建. 聚甲醛的耐光稳定化研究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5).
[27]于建. 聚甲醛的耐热稳定化研究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4).
[26]于建. 聚甲醛的制备、特性及应用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1,(3).
[25]于建,张庆,郭朝霞. 滑石粉及CaCO_3对HDPE的共复合研究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2001,(3).
[24]于建,喻洁,高彦芳,郭朝霞. 乙烯基高分子/无机粉体复合型纳米微球的合成制备[J]. 塑料,2001,(6).
[23]于建,沈鸿,郭朝霞,宋长滨. 直接注射制备聚丙烯/蒙脱土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[J]. 中国塑料,2001,(6).
[22]于建,张庆,郭朝霞. 硅灰石对HDPE树脂的复合效果及增强增韧条件[J]. 中国塑料,2001,(4).
[21]于建. 沸水对POM树脂的侵蚀作用机理及改善其耐沸水性的方法[J]. 机械工程学报,2001,(7).
[20]于建,秦燕,郑涛,孙喜梅. 复合润滑体系对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1,(1).
2000
[19]于建. 日本的工程塑料工业[J]. 工程塑料应用,2000,(11).
[18]于建.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注射成型技术[J]. 塑料,2000,(6).
[17]于建,王书武,黄国峰. NBR对POM树脂的增韧行为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0,(1).
[16]于建,王书武,黄国锋,孙喜梅. 丁腈橡胶对聚甲醛树脂的增韧机理研究[J]. 高分子学报,2000,(1).
1999
[15]于建,孙喜梅,毛宁. 复合体系中微观相界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——Ⅲ.非反应性助偶联剂对HDPE/CaCO3复合体系的增韧效果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9,(6).
[14]于建,胡平,陆明亚,孙喜梅. 复合体系中微观相界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Ⅱ反应性偶联剂体系对HDPE/CaCO3的增韧效果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9,(2).
[13]于建,孙喜梅,毛宇. 复合体系中微观相界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Ⅰ.烷基羧酸盐对HDPE/CaCO3复合体系的增韧效果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9,(1).
[12]于建. 聚烯烃/CaCO3复合技术[J]. 化工科技市场,1999,(10).
[11]于建,毛宇,原栋,孙喜梅,阮玉梅. 高冲击韧性PP/EPDM/CaCO3复合材料研究[J]. 中国塑料,1999,(10).
[10]于建,毛宇,原栋,孙喜梅,阮玉梅. PP/CaCO3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[J]. 中国塑料,1999,(9).
1998
[9]于建,秦燕. 耐磨自润滑型聚甲醛及其摩擦磨损性能改良技术[J]. 工程塑料应用,1998,(12).
1997
[8]于建,施凯,郑涛,秦燕. 聚烯烃类润滑剂对PBT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[J]. 工程塑料应用,1997,(6).
[7]于建,郑涛,秦燕,孙喜梅. 高分子润滑剂对PBTP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[J]. 工程塑料应用,1997,(1).
[6]于建,宋宗生. 臭氧氧化处理法对聚丙烯表面涂装性的改良 Ⅳ.聚丙烯表面亲水性和涂膜剥离强度的关系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7,(3).
[5]于建,宋宗升. 臭氧氧化处理法对聚丙烯表面涂装性的改良 Ⅲ.聚丙烯表面含氧官能团相对生成量和涂膜剥离强度的关系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7,(2).
[4]于建,宋宗升. 臭氧氧化处理法对聚丙烯表面涂装性的改良 Ⅱ.臭氧浓度及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的影响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7,(1).
1996
[3]于建,宋宗升. 臭氧氧化处理法对聚丙烯表面涂装性的改良研究 Ⅰ.聚丙烯表面的臭氧氧化反应过程[J]. 合成树脂及塑料,1996,(4).
[2]于建. 聚甲醛在沸水中的老化行为[J]. 中国塑料,1996,(1).
[1]于建,胡明辉. 聚甲醛树脂的永久抗静电化[J]. 塑料工业,1996,(1). |